首页 > 学术交流
基础医学院举办基础医学专业课课程思政研讨及成果交流会
发布日期:2019-12-23 浏览次数:105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推动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深入发掘医学基础课程的思政元素,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2019年12月19日,基础医学院在教学楼108教室举办了基础医学专业课课程思政研讨及成果交流会,此次交流会也是基础医学院教育教学论坛暨教学成果交流系列活动第六次活动。副校长李玉红、教务处处长王瑞婷、基础医学院院长毛淑芳亦莅临指导,学院全体无课教师参会。交流会由基础医学院副院长肖丽君主持。

基础医学院副院长肖丽君主持

    本次交流会分两部分,董雅洁和丁实两位老师结合外出参加高校课程思政专项研修学习的感悟,给大家介绍了“课程思政”的有关知识、基本要求和其他高校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学院实际以专业课“课程思政”设计为主介绍了自己的认识体会。

董雅洁老师进行汇报交流

丁实老师进行汇报交流

    会议第二部分,进行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专业课课程思政成果交流汇报大赛。此次比赛分为课程思政案例设计评比和课程思政建设评比两个赛程。课程思政案例设计评比环节,首先以教研室为单位,提交课程思政案例库,12月18日由肖丽君及各教研室主任担任评委,对提交案例进行评定,最终评选出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提交的课程思政案例库获得最佳课程思政设计奖。

课程思政案例设计评审现场

    课程思政建设评比环节,通过赛前抽签确定比赛顺序,由学院11个教研室的教师代表结合自身学科特点,阐述了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并汇报教研室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开展情况。各教研室从不同的角度对课程思政的元素进行了开发、设计,并制定了实施规划,每个教研室均进行了课程思政案例库撰写,有的教研室正在进行课程思政微视频案例库的制作,除理论、实验课堂教学外,还注重创新授课形式,将PBL、Sandwich等教学方法有效融入思政教育,此外还开展了诸如第二课堂、微思政等形式多样的课程思政实践交流活动。

比赛现场

    此次成果交流会精彩纷呈,开阔了教师思路,选手们精神饱满,充满激情,语言生动,教态自然,现场气氛活泼热烈,持续了近4个小时,经由评委现场打分,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和生物化学教研室荣获本次课程思政建设一等奖;免疫学教研室、生理学教研室、病理学教研室、解剖学教研室荣获本次课程思政建设二等奖;生物学教研室、组织胚胎学教研室、预防医学教研室、病原生物学教研室、药理学教研室荣获本次课程思政建设三等奖。李玉红副校长、王瑞婷处长和毛淑芳院长分别为最佳课程思政设计奖、课程思政建设奖获奖教研室教师代表颁发获奖证书。

副校长李玉红给获最佳课程思政设计奖病理生理学教研室颁奖

王瑞婷处长和毛淑芳院长给获成果汇报大赛一等奖教师颁奖

王瑞婷处长和毛淑芳院长给获成果汇报大赛二等奖教师颁奖

王瑞婷处长和毛淑芳院长给获成果汇报大赛三等奖教师颁奖

    副校长李玉红对此次活动进行整体点评,对本次竞赛的形式及青年教师能够将思政元素与教学有机融合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此次交流会是一场精神大赛,创新了课程思政活动开展方式,并从三个层面进行评价:一是基础医学院层面,课程思政工作开展的很务实、推进有力;二是教研室层面,以教研室主任为核心,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活动组织科学、研讨深入;三是教师层面,课程思政设计合理、实施扎实。我校长期以来,一直坚持以红医精神为统领,坚持“四贯通、四结合”,着力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思政工作从凝聚共识、深挖资源、设计实施三个关键环节正在有力推进,助力我校医科大学建设。

副校长李玉红点评

    毛淑芳院长在总结中指出,基础医学院一直坚持“三段制”研讨式学习,此次活动历经专家讲座、科室研讨及今天的科室汇报三个环节最终完成,全院上下进一步加深了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认识并取得了思政案例建设的丰硕成果,希望全体老师不断提升课程思政育人的能力,学院将以本次交流会为契机,持续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助力我校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的构建。

基础医学院院长毛淑芳总结讲话


作者:基础医学院

编辑:宣传部  范萌



 
版权所有 承德医学院 冀ICP备0500279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80202000206号